我們既蒙留下,有進入他安息的應許,就當畏懼,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
希伯來書4:1告訴我們要 "畏懼",而在以賽亞書41:10則告訴我們 "不要害怕"。當然,這些都不是矛盾,而是恐懼這個詞的不同用法。例如,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篇111:10)。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種對神的敬畏使我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不要害怕”(人類情感上的恐懼)。如果我們正確地敬畏神,我們就不會懼怕世界擺在我們面前的任何事物。
當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他的讀者“當畏懼,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進入他安息的應許]”時,這是一個溫和但嚴肅的提醒: 我們的整個生命,無論是暫時的還是永恆的,都是在神的手中。如果我們不爲他而活,我們就有可能無法享受到他爲我們所準備世上短暫以及將來永恆的祝福。問題不是失去救恩,而是失去喜樂和永恆的獎賞。
你的恐懼因素有多集中?敬畏神是智慧和祝福的開端。